当前位置: 首页 > 感悟与思考 > 教育的使命是“发现”

教育的使命是“发现”

2014年05月27日 10:14:08 访问量:1707

教育的使命是“发现”

                  ——北京市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

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因为,未来属于有不同特质的孩子。

曾经有人跟我说: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出生之后就达到大学本科生的水平,那么,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将面临重新就业;如果可以将人的大脑与电脑芯片相联,那么,知识就将不需要通过学习而获得。

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假想。但是这也提醒我们,要随时关注教育的新变化。教育形势在面临变化,教育对象在发生变化,教育的使命也就发生变化。

变化已经在真实发生。现在,学校每年都会招到这样的学生:有的高一学生已经自学了大学微积分,有的学生总分很低,但在某些领域发表的文章比老师还多。当这样的学生来到学校,我们该如何对待?

2000多年前,孔子强调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但当时还只是一个梦想。但这个梦想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已经有可能变成现实。在如今这个时代,教育工作者要提供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课程,开发有宽度、有跨度的课程,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

过去,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会说:没有教不了的孩子。其实,我们错了,教育没有那么大的作用。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

过去,教育工作者不愿接受这样的理念:教育是服务业,学生是学校的客户。现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个性和诉求,学校必须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不同需求。

过去,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不一样的孩子教成一个样子,符合统一的标准。现在,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因为,未来属于有不同特质的孩子。

也许有人会问,学校推行的这些教育理念,是否会影响成绩?事实上,当学生在校园里被尊重、有选择的时候,他也就有了责任。假若人生是一枚硬币,正面是“选择”,背面一定有“责任”二字。当学生有了动力,有了“发动机”,学习就显得很快乐、很放松、很高效,成绩自然不会差。

当然,学校要做到这样的教育,需要营造平等的校园氛围。在我们这个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的国度里,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承认校园是平等的,特别是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还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如果学生看不见这种平等,真实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让学生感受平等,让学生发现自己,让教育回到原点!

 

编辑:雷俊彦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襄城县实验高中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