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旅导航 > 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发展规划

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发展规划

2009年05月25日 17:14:05 来源:襄城县实验高中 访问量:1058

,

办学思想 办学追求办学实践
----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发展规划
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 
一、办学思想,办学追求
办学思想现代化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和前提。我校一贯坚持全面正确地向教师阐述科学的教育理念,把先进的认识与思考体现在办学目标中,落实在管理行为过程中,并由此形成有个性色彩的、符合校情和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新策略。
(一)办学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依法办学,循规施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唱响教育教学主旋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好建设发展主动仗,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二)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树人启智。
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学生人格塑造、智慧启迪、智能开发和学业素养的提升,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一生幸福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倡导学习的人生,发展的人生、幸福的人生、闪光的人生,帮助教师品味一流的人生。
形成“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校风。
(三)办学宗旨:
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以学生的存在而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四)办学目标:树一流校风,建一流队伍,争一流质量,创一流名校。
(五)培养目标;“十个学会”,即: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乐群,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学习习惯、健体习惯、生活习惯等。
厚德、博学,健体、审美,慎思、笃行,探索、创新。
(六)发展目标:使未来的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具有现代的教育思想、科学的管理方法、精良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校风学风、浓厚的科研氛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
(七)发展战略:制定出分两步走发展战略,即:2005年2月——2006年9月主要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队伍、提高素质、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狠抓质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2006年9月——2008年9月进一步优化办学机制,创新办学模式,实现一流的校风、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办学条件。实现办学水平和社会声望上的重大突破。
(八)发展策略:走“质量—队伍*硬件—质量”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轨迹。在这个动态系统中,质量是核心、是关键,它既是原点,又是终端目标;队伍与硬件则是促成质量提升的两大支点(分别指向人和物)。质量、队伍、硬件等几个主要环节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学校发展链上的基本因子。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反之,唯有走良性循环发展之路,才能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二、办学实践
依照我校整体发展思路,我们要着重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目标建设—学校良性发展的指向
我校现阶段确立的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是:以“以人为本,树人启智”为理念,以现代化、高质量、规范化、有特色为目标,以科研兴校、队伍强校、机制创新、教学创新为着力点,树一流校风、建一流队伍、争一流质量、创一流名校,坚持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并举,坚持内涵发展与外显发展相结合,以内涵发展为根本,坚定地走“质量—队伍*硬件—质量”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队伍建设-----学校良性发展的引擎
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即精诚团结的干部队伍,师德高尚的教师队。干部队伍建设:拥有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可靠保证。学校需要建立的是一支精干高效、坚强得力的干部队伍。无论是校级领导班子成员,还是中层干部,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既人人独当一面又相互配合密切,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干部管理上,学校提出一些具体标准:要求所有中层以上领导都能自觉做到“公、廉、能、实”,努力践行“学习、团结、实干、廉洁”八字方针。选拔和任用一些优秀同志进中层领导班子的原则是:必须具备“两个要做到”、“两个靠得住”。“两个要做到”:一要做到能够相信广大教职工,依靠广大教师,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理解和信任;二要做到对每个同志负责,对广大师生负责,对学校的稳定与发展负责。“两个靠得住”:一是优秀的人格、人品是靠得住的;二是出色的工作实绩是靠得住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制定了以下具体措施:
1、以培养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为契机,狠抓“三个着力点”。
“三个着力点”即:政治思想过硬,师德行为高尚,业务能力精湛。在教师队伍管理中,采取的策略是:外在约束与内在约束相结合,刚性与柔性相结合。
具体说,就是一方面要完善管理制度,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刚性管理、外在约束,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大胆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革除固有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弊端,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实行人性化管理,以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与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保证,切实加强人文关怀,营造一种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氛围,为广大教职工创设宽容、宽厚、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心、事业留魂。
为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学校通过“校本培训”、“行动研究”、“科研课改”、“合作反思”、“评教评学”等手段,用以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
2、突出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地位,大力弘扬高尚的师德。
师德是师资之魂。要建设一支教育思想端正、师德人品高尚、热爱教育事业、甘于无私奉献的精良队伍,一靠政治思想教育,二靠职业道德培养,三靠加强制度约束。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等活动,促使教师人人争做学生心目中的“饱学之士,爱心使者,敬重之师”,广大教职工以德立教,敬业爱生,教师的人格力量、榜样作用在育人中要得到充分体现。
3、严把新进教师入门关,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常抓不懈。
近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学校绝大部分教师是从初中新选拔来的优秀教师,部分教师是从高校刚刚招聘回来的大学毕业生,都缺乏高中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为保证新进教师的高起点、高水平,学校特制定出了一整套严格的招聘制度,招收新教师必须经过资格审查、摸底面试或考试、抽题试讲、公开评议等几道程序,禁绝不合格教师凭关系、靠人情混进校门的可能性。对已签约的新教师,学校尽可能多安排听课,使其尽早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学习活动,并提前上好培训汇报课;入校一年内新教师必须坚持先听课后上课。学校对新教师提出的培养目标是一年合格、三年称职、五年优秀。要求他们必须在一年内上好汇报课,三年内上好研讨课,五年内上好优质课。各研组都要制定出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一年、三年、五年培养规划,并认真落实考核、鉴定。
针对近年来青年教师所占比重大的现状,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为此,制定出《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条例》,成立教学督导室,成员由老领导、老专家、老教师组成。具体办法有:坚持每年暑假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开展“一帮一”结对子、以老带新;开展三项基本功大赛即普通话、板书、电教比赛;每学年组织开展“三课”活动—高级教师示范课、中级教师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通过“三课”活动促进教学反思、合作,达成教学水平、教学艺术、教学绩效的提升;支持中青年教师在职接受继续教育,通过业务进修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学历层次;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省市级创优课、观摩课比赛,鼓励青年教师尽早脱颖而出。青年教师参加工作首先要过“五关”,即:思想品德关,教学技能关,教材教法关,教育管理关,教育科研关。“五关”全部通过后才成为合格教师。
4、实施“名优工程”,打造名师名家。
人以校名,校以人名。名师支撑名校,名校造就名师。
积极实施“名师”战略,鼓励教师走“学习、实践、科研”的名师之路,对于优秀教师有意为他们引路子、扶梯子、压担子对他们大胆使用、重点支持、特殊优待。比如,通过骨干教师研讨课、高级教师示范课等形式为名优教师提供岗位历练;为名优教师在职培训提供便利;为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承担省、市科研课题提供资助;在校本培训、青年教师培养、学术讲座中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等。通过“名优工程”的启动,激发广大教师成名成家的热情。截至目前,我校已有一批“百千万”工程人才、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我校教坛上的生力军。
5、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
为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我校将逐步推出以全员聘用制和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彻底打破吃大锅饭的旧格局,建立起“重责任、重贡献、重专长、重实绩,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从而达到“三个有利于”的目的,即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打造教师队伍,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快学校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为大兴爱岗敬业之风,在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方面,学校出台一些相应的举措,如学校每学年评选“高招功勋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予以公开表彰,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不搞平衡照顾,不搞论资排辈,而是注重实际表现,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对工作中出现严重事故的、学生和家长提出不满反映强烈的、不专心教学工作或教学效果明显低下的教师,除加以批评教育或做出相应的处理外,在下一学年的校内职级评聘中将被降低一个档次聘用。
(三)硬件建设——学校良性发展的平台
学校要发展,硬件是“平台”。所谓“硬件”建设,主要是指三个方面,即校舍建设、设备建设、校园建设。
近年来,学校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校园、校舍、设备焕然一新,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不能满足广大师生教育教学和生活的需要,严重制约着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为此,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抢抓机遇,易地新建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加快学校发展,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也为学校走上良性发展之路提供优质“平台”。
1、新校区建设方面。新校区规划建设工程占地339亩,总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3栋教学楼、6栋学生公寓楼以及图书办公楼、科技实验楼、学生餐厅、襄城县宣传文化中心、体育场等教育教学设施均按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设计。
2、设备建设方面。学校将在教学设施方面尽快装备:.①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闭路电视系统、视频展示台、实物投影仪、数码摄像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②现代化、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实验设备、标本、模型、挂图等;③图书馆、网络控制中心、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可视听语音室、学术报告厅、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多媒体网络教室等;④开通因特网、局域教学网和远程教学网,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此外,学校还将为每位教师配发一部笔记本电脑用于教学,这样将大大改善教育教学技术条件,改善老师们的办公条件,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⑤图书馆配备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声像资料室等,能够充分满足全校师生借阅图书和课外学习需要。⑥体育艺术设施方面,将设有室内球类厅、体操厅、健美健身厅、室外标准田径场、球类场、健身器、室内排演厅、美术展览厅、音乐专用教室、美术专用教室等。
 3、校园建设方面。校园建设主要是校园的绿化美化。通过绿化提高空气质量,通过美化改善生活环境,真正把学校建成融花园、乐园、校园于一园。
(四)质量建设——学校良性发展的命脉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目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手段、方法、环境等,要想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必须致力于各个育人环节的最优化,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说明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要求:
1、瞄准育人目标,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对素质教育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核心”——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两个重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三个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四个本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师真正树立“四个观念”,即“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此外,还要求贯彻深化教学改革的“四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和充分、健康地发展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包括学习的兴趣、态度、方法、习惯、情感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是: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是:“三转”、“五让”,“三转”是指课堂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教师的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操作、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能力。“五个要让”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推导出结论,教师不要都包办代替。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
2、坚持德育为首,实施德育工程。高度重视德育的基础工程,遵循德育规律,健全德育机构,不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一贯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三观”教育、爱国教育、成才教育、做人教育、信心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成长—成熟—成才—成功,德智体各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时,牢固树立大德育意识,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作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积极参与到多姿多彩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把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狠抓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坚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过程管理要质量。制定出《教学工作常规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们都能自觉做到“循规施教”,即: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教会学习为目的,强化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讲究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方法。逐步形成“重视启发诱导,加强双基训练,优化学习品质,提高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特色。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低耗时、高效率、轻负担、高质量”为追求,以“尊重主体、面向全体”为出发点,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三高”、“三优”、“三改”、“四转变”—“三高”:高容量、高效率、高达成;“三优”:优化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三改”:改变以教材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改变“高度计划性”、“封闭性”的教学模式;四转变:转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实现装备、教具、手段、方法的现代化;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实现导自学、导探究、导质疑、导演练;改变学生学的方法,实现自主、自学、自动、自悟;转变师生互动的方式,实现教师成为“教练员”,学生成为“运动员”。
4、强化教育科研,推动课程改革。
(1)新课程下新的教学理念:①在教学的价值取向上,从原来的以传授知识为本位,转变到以促进人的全面素质提高为本位。②在角色定位上,教师从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文本从原来的唯一资源转变为教学的重要资源。③在教学目标设定上,从单纯追求学习、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转变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三个维度是辩证而统一的整体,是长期与即时的融合,是显性与隐性的融合。④在教学内容上,从原来的单一静态的知识点的组合,转变为紧跟时代、贴近生活、学以致用、相互渗透的综合系统。综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内在联系与整合;教学资源不仅在课堂而且与生活外延相等。⑤在学习方式上,从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自主是基础,合作是桥梁,探究是目的。⑥在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教师带着知识走来,变为教师带着学生一同探索知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与教材的关系:由教材是学生的世界,变为世界是学生的教材;课程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创新;师生与空间的关系:由“魔鬼教育”变为宽松、民主、愉快的选择教育,也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宽松中学会选择,让课堂充满活力。
(2)以科研推动课改、教改:强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育科研促质量”。学校审报了多项省、市级教育实验课题。在课题研究上,要坚持做到“四结合”即:与深化教育改革相结合,与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与成果推广实验相结合。新学期我们就将推出三个带有校本特色的重要课题,即:“教师素质培养与业务能力提高”课题研究、“诱思探究教学”课题研究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三个课题同步启动,旨在增加“内驱力”,从而实现“三个促进”—促进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信息化水平提高。
     5、严格学生管理,悉心呵护成才。在学生与班级管理中,学校提出“一个理念”、“四字准则”和“六个三”(即“三个严格”、“三个没有”、“三个做到”、“三个意识”、“三个要务”、“三条红线”)——一个理念:倾注爱心;四字准则:严、细、勤、恒;三个严格:严格要求、严格纪律、严格管理;三个没有: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三个做到:做到关爱成才、做到尊重人格、做到培养自信;三个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三个要务:建立良好班风、狠抓学业发展、形成教育合力;三条红线:切忌惩罚学生、切忌训斥家长、切忌以教谋私。以上是大的方面。往细里说,比如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我提出应由“四会”(会唱歌、会做操、会扫地、会走路)抓起,由学生自治(早操、课间操、教室寝室内务、文体活动等)抓活,由观摩班会抓深。
管理出质量,改革出效益。学校要把“信心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继续科学化、规范化、完善化。紧紧抓住质量建设不放松,使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前所未有的新突破;高招成绩取得大面积丰收。
(五)文化建设——学校良性发展的氛围
校园文化其实是一个很广的范畴。学校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抓起:即文化硬件与文化软件。硬件方面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校园环境,属于外显的一面;软件则包括“三风”(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生社团活动等。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致善、致和、致精、致美。
1、关于文化硬件建设。近年来,我们投资兴建了一些花园,如今整个校园内绿树成阴,芳草青青,百花竞艳,已形成“四季常青,满园飘香,道路平直,清洁爽目”的园林景观。另一方面,在增添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增添了不少蕴含教育意义的人文景观。搬迁到新校区后我们的想法是:要把校园的面面墙壁说话,棵棵草木育人,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教育人,让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智的启迪、行的规范,充分发挥出其育人功能,为弘扬学校良好的“三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高档次的物质载体。
2、关于文化软件建设。
文化软件建设主要包括“三风”建设和社团建设:
“三风”建设方面-----努力达到:
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教风:敬业、博学、爱生、善导;
学风:自信、善学、慎思、求是。
社团建设方面-----分年级、班级成立团委、团支部、学生会、文学社、广播站、兴趣小组、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并结合学校德育等工作,开展适合当代青少年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不仅思路要清,力度要大,而且氛围要浓,心理要顺,精神要振作。全校教职工要叫响这样的口号:“团结——求实——创新——突破”。“团结”即党政团结,老中青团结,上下级团结,共画同心圆;“求实”即求管理之实,求改革发展之实,求质量提高之实.要聚精会神抓教学,精雕细刻抓管理,扎扎实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创新”即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建设,综合管理、教学改革都有新思路新局面;“突破”即总体发展,升学指标(重点、本科过线人数.增长率、升学率等)、新校建设都要有新突破。
展望明天,我校发展任重而道远,困难与机遇同在.压力和动力并存。只要我们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战.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大幅度提高。
 
编辑:实验高中
评论区
网友(2009-6-29 20:26:26)

再复读一年

回复 支持[1] 反对[0]
网友(2009-7-29 15:05:08)

嗯学校很好

回复 支持[0] 反对[1]
网友(2009-9-16 0:07:40)

真能喷,脸皮真厚,都不嫌红!

回复 支持[2] 反对[0]
网友(2010-2-16 14:48:07)

我怎么找不到音美信息课啊,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孕育好了吗?领导的腰包怎么这么大?迷茫,迷茫啊!

回复 支持[3] 反对[0]
网友(2010-7-19 12:57:22)

振奋人心,笔记本啥时候发,广大年轻教师需要它,另外建议学校把每个教室都装上多媒体,方便老师们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切实减轻老师和同学们的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回复 支持[0] 反对[0]
网友(2010-8-22 15:36:39)

说的一套 做的一套

回复 支持[1] 反对[0]
网友(2011-2-15 19:11:15)

真孬,误了多少子弟,还喷这么厉害。

回复 支持[3]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襄城县实验高中 特此声明。